欢迎您的到来!
今天是2018年10月19日15:32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介绍 > 年度工作报告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014年度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14-12-29 15:58:0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在中国科协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我会参与实施中国科协开展为期3年的学会能力提升建设项目以来,结合国家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对环保科技社团的实际需求,开展了包括服务创新(7项)、服务社会和政府(8项)、服务会员(3项)和自主发展等20项提升工作。力争把我会打造成为 “适应市场体制,充满生机与活力,引领环境学科前进,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作用的现代一流环保科技社团”。 目前,学术交流、会员服务、科学普及和科技评价工作的几个平台框架基础建设工作取得进展,有效推进了我会各项工作迈向发展新台阶。

2014年,我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举措,结合实施中国科协能力提升项目,不断加强学会基础建设,一年来,在繁荣学术交流,推动环境学科发展和环保科技创新;加强会员服务和组织建设,增强学会社会凝聚力;抓好环保科普,提升全民环境科学素质;提高学会社会服务能力,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加强自身组织和能力建设,重点做好会员服务工作

(一)加强秘书处自身建设

按照《关于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成果征集展示活动的通知》要求,我会在党的建设工作中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主要有:

1. 按照环保部党组的部署,开展了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组织开展了以“做自律模范 树廉政清风”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将学习实践活动贯穿到学会各项工作中,系统修订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管理制度》,按照社会团体职业化建设要求,从基层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秘书处办公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修订,以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

2. 2月开始,每个月都组织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观看《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等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并就“我该如何做好我自己”组织大家开展热烈的讨论。

3. 为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实到位,召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会议,将责任目标分解到每位班子成员,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力求把反腐倡廉建设贯穿于每项工作的始终。

4. 今年我会各类会议均采取会场不设宣传条幅、不设立主席台,不摆放鲜花,减少背景板,取消宴请等做法,把重点放在注重回忆内容和提高学术质量上。

5. 我会采取党员带动群众、相互促进、共同学习的方式,扩大了学习范围和力度,开展了“读书心得沙龙”和“我给大家推荐好书”等活动。

(二)做好学会组织建设工作

1.召开第七届第三次理事会及六次、七次常务理事会。我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扩大)暨第七次常务理事会于8月21日在成都召开,理事长王玉庆主持, 140人出席会议(含列席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七届二次理事会以来的工作报告》、《增补理事的提议》、《学会业务范围变更的提议》、《2013年度分支机构工作考评结果报告》,以及《“分支机构管理办法修订稿”说明》,并研究通过了“部分分支机构负责人变更、新设立分支机构的提议”和“关于推荐首批“学科首席传播专家”的提议”等,批准成立气候变化、生态产业、环境审计、绿色金融等4个分支机构。会议同期召开了七届七次常务理事会。此外,于7月以通讯方式召开了第七届第六次常务理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等“三项奖”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推荐等事宜。

2. 召开2014年分支机构工作会。为提高分支机构工作水平, 4月18日在京召开了2014年分支机构工作会议,秘书处、32个分会、专委会的负责人及代表等共70余人参会。会议部署了2014年分支机构工作重点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分支机构自身建设,推进业务工作上台阶。16个分支机构报告了2013年的工作情况和2014年工作思路。传达了国家关于社团分支机构改革的相关精神,并对分支机构工作进行了研讨交流。

3. 召开全国环境学会秘书长工作会议。“2014年全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工作交流会”于10月28日在辽宁葫芦岛市召开,会上将传达国家关于社团改革、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精神,介绍学会工作进展及全国学会系统共同开展的重点工作项目。并就新形势下学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交流学会工作经验等议题展开讨论,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三)做好会员发展与服务工作

1. 会员发展工作。2014年我会共新增个人会员4300个,新发展单位会员122个,其中常务理事3家,理事单位15家,团体会员单位104家。目前共有单位会员865家。

2. 组织召开“2014中国环博会”第四届单位会员交流年会。5月20-21日,我会与有关单位联合在上海举办“中国环博会高峰论坛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单位会员交流年会”。会议邀请了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人民银行、证监会及有关部门领导,著名专家、国际国内行业协会、知名企业代表等,与我会单位会员代表共计600余人,共同探讨建设“美丽中国”目标下的科技创新和环保产业发展。期间,我会还国内外多家行业协会和媒体联合举办“水务论坛”、“固废处理”、“场地修复”等18场专业论坛及研讨会,扩大了我会影响。

3.加强门户网站建设和网络服务工作。修定了“网络管理办法”,对学会网站进行维护改造,新增论文网络数据库系统,增加了“环保互动百科”网站已增至31个频道、150个栏目、24个专题,并为部分分支机构和团体会员单位开通了二级网站,今年开通的“学会官方微博”,对学会10多项活动进行了微博直播互动。

二、繁荣学术交流,促进环境科技创新

(一)国内学术交流

1.2014年学术年会  8月22-23日,我会2014年学术年会在成都市召开。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四川省副省长陈文华,我会理事长王玉庆,中国科协副主席秦大河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做了重要讲话。中国科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秦大河,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文清,环保部科技司熊跃辉等专家和领导分别作了主旨报告演讲,17个专题研讨会共有约300名从事国家重大课题研究的专家学者作了报告,集中介绍了相应领域的技术进展。全国环保界专家学者近1700人参加了本届年会。

2.举办系列专题研讨会

1)第十八届全国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汞污染防治暨细颗粒物(PM2.5)治理技术研讨会于4月8-9日在杭州召开。300多名专家代表与会交流。

2)中国科协第十六届年会第五分会场--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研讨会5月24-25日在昆明成功召开。期间,侯立安、茆智院士以及来自各地的百余位专家、学者们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就如何破解水安全问题、农业面源污染等生态问题以及如何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做了深入探讨。

3)“第二届全国流域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9月

25-26日在银川市成功举办。会议以“加快改善水环境质量,维护水生态系统健康”为主体,深入交流和探讨我国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水体污染控制的技术和方法,240余位专家与会。央视网等媒体对会议进行了宣传报道。

4)举办了“首届国家环境与健康研讨会”。中国科学院陶

澍院士、中国环境与健康宣传周刘俊杰执行秘书长、湖北政协副主席吕忠梅教授、以及来自复旦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保部政研中心等60余家单位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共同探讨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同时呼吁环保工作应该考虑人类健康因素。

    5)组织召开第三届中国环境院所长论坛。 10月11日,“第三届中国环境院所长论坛”在广州召开。郝吉明、孟伟、曲久辉院士及国家自然基金委何鸣鸿副主任等9位著名专家做大会报告,国内环保领域代表130余人出席论坛。就我国环保科技发展预测、协同创新推动学科发展、“十三五”环境形势与科技需求等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3.分支机构学术交流活动

截止10月,由我会分支机构主办、联合主办、协办学术

会议40余场次,参会人数约4500余人次,收到论文约2000篇。

(二)国际及港澳台交流

1. “第五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 10月18-20日在济南市举办,来自俄罗斯、瑞士、韩国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与会,近百人发言交流,百余篇优秀论文汇编成《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论文集正式出版。获新华社、央视、凤凰卫视等多家媒体跟踪采访。

2.“2014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与管理国际研讨会”于11月2-3日在北京召开,来自英国、美国、德国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120余位代表将出席本届会议,围绕“面向清洁的土地”主题,政策、制度及法律法规,修复技术、评价与管理、产业融投资等方面进行研讨和交流。

3. 2014两岸环保高层专家论坛开幕式于9月9-15日在台北举办。来自两岸环保领域170余位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人士出席了会议。大陆方面由王玉庆理事长带队,杜祥琬院士及大陆环保科研、监测、规划、评估及部分院校的47位专家赴台出席会议。台湾方面环保主管部门张子敬、台北市政府秘书长陈永仁,慈善基金会董事长钱复、前海峡交流基金会副董事长高孔廉、环境永续发展基金会董事长陈龙吉等,以及台湾有关大学、科研院所、环保企业界130余人出席会议。

论坛主要从大气、水、土壤及地下水、固废处理、环境教育、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服务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两天深入研讨交流。共设5个专题分会场,采用代表发言、同行评议和共同讨论形式,其中主旨报告12个,交流发言49个。会议共收到论文60余篇。会后,对台中环保科普基地以及污水处理厂进行了考察与交流。

(三)期刊编辑出版及改革发展

2014年《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审理稿件近3000篇,出版正刊12期,共发表优质论文约450篇。继续与损害评估中心合作“环境与健康”专栏,专门刊发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的研究成果;针对近两年大面积雾霾频发的严峻形势,我们进行了雾霾相关研究的约稿工作,本年度每期均刊发了气溶胶、雾霾防治系列的论文;完成了2014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的评选工作。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9月份发布的《2013年度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国环境科学》核心影响因子1.458,学科排名继续位居第一。

三、继续打造环境科普品牌工作

(一)环保科普管理

1.全民科学素质环保联席会: 2014年2月,组织召开了环保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联席会,总结工作,落实任务,要求围绕环保热点和公众需求开展环保科普工作,加强资源开发、整合和共享力度,并创新科普形式,利用网络科普加大传播面。

2.科普传播专家团队建设: 根据中国科协开展科普传播专家团队建设的指导精神,组建了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两支科学传播团队,郝吉明院士、郭新彪教授经推荐被中国科协授予“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积极组织团队专家开展进校园科普宣传、编制大气和环境健康科普宣传图书,并获得中国科协经费资助。

3.全民科学素质环保工作动态: 按季度印发《全民科学素质环保工作动态》,宣传和交流环保系统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及环保科普工作的经验和成果。目前,已印发2014年动态三期,共计3.8万余字,发放纸版、电子版文件千余份。

(二)环保科普活动

1.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今年农村环保科普活动主题为“农村环境与人体健康”,重点关注农村儿童、妇女、空巢老人的环保科普和健康。这也是该活动带动全国各高校的大学生深入我国农村广大地区,为渴望环保知识的农民做志愿服务的第8个年头了。5月17日,201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开幕式现场,“2014年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正式启动。活动是大学生们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四”讲话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动。大学生们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也会得到身心的锻炼,体现自身价值,可以大有作为。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山西、海南等地的150名大学生志愿者骨干在现场进行了宣誓,承诺“尽己所能,不计回报,帮助他人,服务农村,践行志愿精神,传播环保理念,普及科学知识,为建设美丽乡村奉献力量”。今年,全国共有89所学校的660支小队,7000余名志愿者,走进全国1100个村庄开展科普活动,共发放环保科普和健康知识挂历十万份。

2.环保科普进校园活动:组织科普传播专家团队的多位专家,到北京康乐园校园,围绕饮水健康、大气污染与健康开展科普讲座;并与小学生互动问答。同时,向康乐园小学捐赠飞利浦空气净化器10台,环保科普图书200本。

3.环保科普创意大赛:2014年环保科普创意大赛以设立沈阳、石家庄、南京、昆明、长沙和西宁六个赛区,面向全社会关注环境保护、热衷科普创作的个人、工作室、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征集作品,以“我身边的环保知识和环保行为”为作品创作主题,重点围绕环境与健康素养、生活垃圾分类处理、PM2.5污染控制等主题开展征集活动,共收到各类参赛作品7057份,经过专家评审,共评选出89项获奖作品。今年的作品环保特色鲜明,知识传播性强,作品的创意水平和制作技术较高,尤其是动画作品已经达到了国际动漫奖项的水平。2014年8月,在成都举办了颁奖典礼,后续将持续开展巡展、展播等一系列宣传推广活动。

4.环保科普沙龙之垃圾焚烧新标准大家谈:围绕新发布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征集并整理了十个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向参与制定新国标的部分专家、垃圾焚烧企业及NGO的代表征求书面意见,经汇总和审核后,作为科学素材提供给中国环境报、科技日报、南方周末、人民网等媒体,同时在我会官网、微博、微信进行传播。为便于公众全面、准确地认识和理解新国标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环保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

为进一步系统化梳理环保科普系统知识,我会自2011年启动了环保科普丛书(33本)的编写工作。目前,正式出版了《核电厂核事故防护知识问答》、《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知识问答》、《PM2.5污染防治知识问答》、《土壤污染防治知识问答》4本图书;即将出版3本;正在配图3本;完成大纲编写9本,完成内容编写14本。期间,共召开图书大纲、书稿专家会议50余次,书稿总字数120万余字。以环保科普图书为基础,专门开发了面向青少年的漫画图书,今年将出版《劲爆核世界》、《垃圾魔来袭》、《铅汞大追杀》、《雾霾通缉令》、《土国历险记》5本漫画图书。

(四)环保科普交流

2014年8月,受环保部科技司委托,组织地方环保部门、地方环境科学学会和国家环保科普基地从事环保科普工作的相关负责人,召开了环保科普工作交流研讨会。针对“十二五”环保科普工作的情况、“十三五”环保工作方向和重点、当前环境保护科普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下步如何开展科普工作,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并就进一步加强环保科普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五)环保科普研究

2014年6月,由我会牵头开展的“环保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关键技术与示范研究”通过验收。该项目自2010年6月启动以来,召开各类交流会、讨论会、咨询会30多次,编写了近百万字的报告,出版专著、汇编4本,发表论文13篇,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项目核心参与人员晋升高级职称3人,获评优秀中青年5人次。项目成果有效支撑和指导了“十二五”环保科普工作的实施和开展,对进一步推动社会化环保科普工作机和公民环境科学素质调查、提升系统工作的开展,针对性制定中长期环保科普工作规划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四、开展科技、学科评价,推动学科发展

(一)推动环境科技评价机制创新

一是在中国科协指导协调下,今年初环保部科技司致函同意将“实验评价”工作列入职能转移清单,转由我会承接。二是协助环保部编制并公布了《污染治理技术实验评价工作指南》(征求意见稿),将实验评价试点工作向前推进一大步。三是我会搭建的环境技术实验评价网络交流平台3月已上线测试,该平台具备评价申请、信息发布、用户互动等功能,可以为技术评价工作提供网络平台支撑。

在评价案例方面,我会与一863课题签订了技术评价服务合同,与欧尔东投资公司签订了验证评价服务合同,完成廊坊奂慧炭化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发动机清洁燃烧技术的咨询服务,评价业务稳步开展。同时,为解决学会专业能力服务有限问的问题,2014年7月,我会向相关科研单位发文,征求建立技术评价业务合作平台的意向,清华、北大、浙大、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等近20家单位回函,表示愿意参与评价业务平台建立,为进一步扩大科技评价业务打好了基础。

此外,我会积极开展实验评价(ETV)国际交流和宣传,参与ISO-ETV工作组相关工作,对ETV国际标准草案提出中方意见。

(二)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

2014年,有 211个项目参加2014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的申报,经过项目材料整理、专家初审、核实、补充、专家形式审查环节, 178个有效项目提交2014年度环保科技奖励专家评审会评审。9月25-26日在京召开2014年度环保科技奖励专家评审会,由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担任本届评审委员会主任。评审委员会共评选出72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29项,三等奖36项。获奖项目名单将分别在环保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环境报等各大网站进行公示。

(三)科技成果鉴定

2014年组织鉴定18项科技成果。科技成果项目涵盖了大气环境管理、脱硫、脱硝、粉尘技术,新化学品风险评价、水体污染控制技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环境规划,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等各个领域,在促进环保科技创新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示范作用。

(四)系统策划、组织环境学科评价

专门召开学科发展报告编制工作会议,研究落实环境学科发展研究与报告编写工作。一是启动了《“十二五”中国环境学科发展报告》的编制工作,编写了《中国环境学科发展报告编制指南》作为指导手册;二是承担了科协学会学术部“2014-2015年环境科学技术学科发展研究”项目,组织大气环境科研领域专家编写《2014-2015年环境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大气环境)》。

(五)推进环境类工程教育认证

一是修订了环境工程专业补充标准,并对补充标准英文版进行了相应修改;二是针对自评报告撰写、专家现场考查等关键环节存在的共性问题,编制完成了《环境类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解读》;三是建立了环境类工程教育认证网上交流平台,编制《工程教育认证工作信息》,完成环境工程专业专家培训工作,与专家、高校均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四是完成了10所学校的资格审查和报批,完成了9所高校的现场考查和报告反馈工作,并作为现场考查专家组秘书直接参与了5所学校现场考查工作;五是组织专家和秘书参加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筹)。

五、开展咨询服务,提升社会影响力

(一)主动参与立法咨询

1.《环境保护法》咨询。继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以下简称“二次审议稿”)公布,我会提出了系统的修改建议后,针对草案四次审议稿中有关“环境与健康”相关内容,继续组织专家提出书面修改建议,并呈请至全国人大常委冯长根、陈吉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适时、资源环境委员会孟伟副主任,全国人大代表吕忠梅等多位同志,共同推进《环保法》的修改完善,共有10条意见和建议与采纳或部分采纳。

2.《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咨询。《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后,我会组织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相关专家,对送审稿的内容逐条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并征求了我会环境监察分会、大气环境分会、环境法学分会、机动车(船)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等的意见,整理提出了较系统的修改建议,并将修改建议提交至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二)开展政策制度课题研究

1. 我会申请了中国科协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试点项目——“社会组织环境技术评价机制建设”、企会协作创新计划项目、“2014-2015年环境科学技术学科发展研究”项目;完成环保公益项目子题“典型行业VOCs控制策略与工业园区VOCs控制试点研究”的验收;参与水专项—“辽河等流域水污染减排技术验证评估(ETV)与应用示范”课题。

2.联合开展了环境保护部公益性项目《突发水环境事件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独立完成《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相关科技问题研究》、《环境噪声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政策框架和技术方法研究》等研究工作;受托完成了《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化工厂周围环境质量调查》、《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炉山镇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等两项公益性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咨询服务工作。

3.完成了我会参加的《环保产业推进政策制度链强化设计与调查指标规范制定》、《环境铅、镉污染人群健康危害法律监管体系研究》、《典型铅生产过程含铅废物风险控制及环境安全评价集成技术研究》项目的总结、验收工作。开展了《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基本数据集与信息共享关键技术研究》、《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技术研究》、《环境与健康素养调查研究与专家咨询》等课题研究工作。

(三)为管理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1.开展规范标准制订。2014年,我会主持4项,参与2项规范标准编制任务,完成《水泥工业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制药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的报批审查工作;《火电厂烟气治理设施运行管理技术规范》2014年6月正式发布,召开相关项目讨论会6次。

2.开发环境与健康素养测试工具。我会组织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环科院、中国疾控中心资深专家,开发了“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试题库和测评工具,并在京开展了测评工具的测试工作,根据测评数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进一步修改建议。

3.承担政府委托日常业务。接受环保部科技司委托,一是继续对领导批示件的技术有效性组织专家进行评价,完成了13个领导批示件的评价意见;二是承担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完成了对3个工程技术中心立项审查、1个工程技术中心立项论证、2个工程技术中心验收,并结合工程中心工作,印发《环境保护技术发展报告(2013)》;我会成为水专项联盟工作技术支撑单位,2014年协助国家水专项办公室开展两批联盟评审工作,9个技术创新联盟获批建设。

(四)组织开展继续教育与培训工作。为了提高环境从业人员素质,我会在环境保护部人事司及有关业务司的支持下,与国家开放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等多家教育机构分别合作建设“国家公开大学环境学院”、“北京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环境分院”等环境继续教育平台,针对我国环境从业环保人员进行相应的学历和职业培训。开展了“环境监理师”、“环境监察师”、“企业环境监督员”、“环境信用评价师”等职业岗位培训工作,成立了相应工作机构,编制了教学培训大纲,成立地方培训机构19家,目前已累计开班85期,培训8000余人。

六、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处2015工作计划

(一)继续做好2013-2014年度的中国科协学会能力提升专项实施工作。

(二)开展学术交流

1.国内学术交流活动

1)组织召开第十九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细颗粒物污染控制技术研讨会

2)2015年全国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及修复技术研讨会

3)组织召开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4)第二届水资源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

5)组织召开第五届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及风险评价研讨会

2.对外合作交流

1)筹备召开2015年“第六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

2)与台湾环境永续发展基金会组织筹备2015年在大陆召开的“2015两岸环保高层专家论坛”。

(三)科学普及方面

1.进一步搞好“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和“全国环保科普创意大赛”活动,精心培育重点活动品牌效应。

2.以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为科普工作核心,一方面深入拓展基础环保科普知识问答系列图书的编写范围和选题内容;另一方面继续维护和提升中国环保科普资源网,打造一流的环保科普资源网络共享平台;此外,继续提高环保科普创新奖评选工作,不断优选和推荐优秀的环保科普组品。

3.加强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的管理、培训与交流,继续组织部分国家环保科普科普基地在科技周、科普日和环境日期间开展环保科普活动。

4.以环保科普沙龙为基础,继续深化环保科普应急工作模式。

5.继续开展环保科普应急、新媒体应用、科技成果科普资源转化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探索示范。

(四)科技评价与咨询方面

1.做好中国科协、环保部等上级单位委托的咨询服务工作和相关的咨询项目;

2.依托科协的政府转移职能承接试点工作,继续推进ETV实验评价制度建设,推动社会化、市场化评价业务平台的建设;

3.继续开展环保科技成果鉴定活动;

4.做好2015年环保科技奖各阶段工作;

5.继续做好环境类专业认证教育工作,完成高校现场考查和结论审议工作;完成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培训工作,将秘书处工作和认证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按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筹)秘书处和中国科协要求,有序开展各项工作;

6.争取完成《电镀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脱硫石膏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编制等标准规范编制工作。

(五)继续做好主办杂志的编辑出版工作和改革发展工作

(六)继续做好学会组织和能力建设的各项工作

1.做好理事会、分支机构的服务工作

2.做好团体会员发展工作,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会员服务的内容和手段。

3.继续做好学会新近来开展的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项目。

4.继续完善学会信息化服务手段。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环保科普365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