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到来!
今天是2018年10月19日15:32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学会要闻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369次青年科学家论坛 ——环境与能源协同发展机制、模式与政策”在京召开
发布时间: 2018-11-12 16:43:0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11月8-9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我会承办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369次青年科学家论坛——环境与能源协同发展机制、模式与政策”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此次青年科学家论坛主要围绕“环境与能源协同发展机制、模式与政策”中的一系列问题展开,来自全国各地的70余位青年学者、专家教授出席了会议。

大会开幕式由清华大学鲁玺副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刘作仪处长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部主任姜艳萍做大会致辞。主旨报告由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的姜克隽研究员与北京理工大学的王兆华教授完成。姜克隽研究员结合中国参与撰写IPCC报告20多年以来的工作经验深入分析了全球1.5度温升目标约束下的经济发展与深度减排关系;王兆华教授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项目,以大数据为基础,建模分析了居民低碳消费行为机理。

青年科学家们围绕低碳发展与大气污染协同控制的理论与技术创新;能源-水纽带关系驱动因素识别与机制理论创新;环境与能源复杂系统建模与协同效益决策评估体系;环境与能源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多角度分析了该领域这四个研究方向的热点问题与研究难点。南京大学的王海鲲教授分析了中国道路交通污染控制的健康效益,发现1998年以来实施的机动车污染排放控制措施带来了巨大的综合收益。清华大学的蔡闻佳副教授从分配效应视角,分析了碳减排的环境与健康协同效应。同济大学的张超副教授深入分析了中国火电工业水资源压力的变迁及其驱动因素。中国人民大学的魏楚副教授从市场分割的角度探讨了目前市场中存在的弃风现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陈浩副教授通过模型构建尝试市场化改革我国现有电力调度系统,讨论了高效实现我国电力系统综合调度的挑战与可能的举措。中国人民大学的陈占明副教授基于社会福利视角的成本收益模型分析了我国高耗能产业的出口实际成本与利得问题,他认为减少对高耗能产业在生产、运输和出口环节的支持,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有利于社会整体福利的改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张奇副教授围绕能源环境协同发展系统建模与政策研究介绍他们团队的系列研究成果,分享了市场改革背景下天然气储备库投资策略与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创新研究的行为影响因素。中国人民大学的宋枫副教授分析了海外能源领域投资对中国能源安全起到的保障性作用。

本次青年科学家论坛通过召集国内的优秀青年学者展开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研讨,旨在拓宽青年学术视野,丰富学科理论体系,为青年学者今后的成长成才起到积极的作用。

9843d3c104adc616875eb5d7101d6bf.png       f3e5ac01bdba670305a1882c92307c3.png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环保科普365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