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机构动态
分支机构动态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5年科学技术年会“人工智能技术与环境领域应用及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分会场成功举办
日期:2025-07-28 浏览数:{{clicks}} 作者:会员服务部


PART 01

活动介绍

— 分会场现场 —


  2025年7月19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5年科学技术年会“人工智能技术与环境领域应用及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分会场在南京成功举办。本次分会场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专业委员会、生态产业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清华大学教授徐明,清华大学教授陈吕军,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首席科学家乔琦,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总工程师蒋洪强共同担任主席。

本次分会场由乔琦研究员、清华大学副研究员李楠共同主持,16名业内权威专家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案例。




PART 02

分会场现场

在“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相关主题中,南京大学毕军教授、袁增伟教授分别就工业园区Natech风险预警和农业磷循环机制作了专题报告。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李冰副董事长探讨了工业园区低碳转型趋势;中国科学院大学许国仁教授展示了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技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白璐研究员介绍了光伏电站碳足迹核算的研究进展;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陈梅高级工程师则系统阐述了“双碳”目标下工业园区的发展路径。

会议现场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在“人工智能与环境领域应用”相关主题中,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张伟研究员分享了数智赋能美丽中国的多种创新路径;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公司陈高高级工程师展示了AI+智能体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典型应用;南京大学杨建勋特聘研究员以社交媒体大数据驱动的空气污染风险感知机制为主题,展现了新兴数据与环境科学的深度融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王中桢研究员提出的S3Former深度学习模型,为水体天然有机物诊断预测提供了新方法;南方科技大学张元新博士则详细介绍了面向环境科学的大语言模型构建与评估框架研究。

会议现场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此外,来自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机构的学者与专家还就工业碳排放效率、清洁生产机制、建筑垃圾预测、物联执法装备等议题进行了精彩分享。

会议现场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PART 03

总结与展望

本次分会场聚焦人工智能与绿色低碳发展前沿,汇聚了众多权威专家、学者和产业代表,系统展现了AI赋能环境保护与工业园区绿色转型的最新进展。与会嘉宾不仅带来了丰富的学术思想碰撞,更推动了产学研用的深度交流。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与环境科学的持续融合,必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