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发布,生态环境领域2大问题入选
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发布,生态环境领域2大问题入选
7月6日,在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上,中国科协发布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生态环境领域2大问题入选。
为进一步加强科技前瞻研判,引领原创性科研攻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化全球科技交流合作,自2018年起,中国科协组织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企业科协和高校科协等,联合世界相关国际组织,开展重大科技问题难题征集发布活动。
本年度征集发布活动由80家全国学会共同组织。第一阶段由56位战略科学家推荐90个问题难题,覆盖数理化基础科学、地球科学、生态环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先进材料、资源能源、空天科技、农业科技、生命健康等十大领域23个细分方向。第二阶段由23位战略科学家组成终选学术委员会,从前沿性、引领性、创新性、战略性四个维度严格评议,评选出10个前沿科学问题、10个工程技术难题和10个产业技术问题。
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推荐的两个问题入选:
十大前沿科学问题:
宏观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形成机理与系统间相互作用机制(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所、中国工程院于贵瑞院士推荐),推荐理由:宏观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形成机理与系统间相互作用机制的理论研究,有助于准确理解生态空间结构的区域性、完整性、连续性和层级性特征;科学建立生态空间退化格局识别、生态状况动态与风险预警、生态多功能性权衡协调、多目标协同的时空耦合范式;有效解决区域生态多目标统筹、可持续性、多尺度级联、生态功能与空间布局优化的技术难题,是建立全域生态空间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系统解决方案,保护重要生态空间及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十大工程技术难题:
区域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外调水-海水协同利用与治理技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院士推荐),推荐理由:区域多水源协同利用与治理技术是破解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风险并存的关键工程技术。当前地表水、地下水等多水源系统“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导致资源浪费、生态失衡与安全隐患。研发该技术可突破多水源耦合机理与协同调控瓶颈,实现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与水安全保障的“四水统筹”,支撑京津冀、粤港澳等矛盾突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其成功将提升利用效率、降低治理成本、增强系统韧性,为生态经济协同提供技术路径,是实现“美丽中国”和“双碳”目标的核心支撑,兼具生态、经济与战略意义。(国际联络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