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固体废物管理:过去、现在及未来——第二期美丽中国青年大讲堂成功举办
10月21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发起举办的第二期“美丽中国青年大讲堂”以线上直播形式举办。本期青年大讲堂邀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循环经济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固体废物分会委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曾现来副研究员,分享《中国固体废物管理:过去、现在及未来》。本期大讲堂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循环经济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汤琳教授主持。

曾现来做专题报告
加强固体废物管理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固体废物具有鲜明的环境属性及资源属性的双重特征,如何对其准确刻画是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曾现来副研究员就《中国固体废物管理:过去、现在及未来》做专题报告,聚焦资源循环利用中的固体废物管理这一议题,从固体废物的本质特征入手,分享了固体废物管理的法规、技术、经验及模式的演化过程。报告系统梳理了中国固体废物管理从古代“化废为肥”、发展到近代工业化、城市化问题日益复杂的演变过程,为我们理解当前固体废物管理形势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视角。报告介绍了当前固体废物管理具有“量大面广、组成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的现状,综述了危险废物、工业固废、电子废物及垃圾分类等管理历程特点和学术研究演化过程,以及新时代十年固体废物重点领域治理的显著成效。报告重点阐述了“无废城市”建设成为当前及未来解决固体废物的重要抓手,分析了典型城市群的建设成效、区域协同共建路径及关键机制。中国“无废城市”故事写入联合国报告,这项实践不仅是中国的重大行动,也被视为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固体废物管理探索,意义深远。展望未来,中国固体废物管理正走向系统治理,推动“无废城市”走向“无废社会”,建立“无废社会”治理体系。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汤琳教授主持交流讨论环节
报告结束后,曾现来副研究员和汤琳教授与线上参会人员围绕“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光伏板等危险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面临的挑战、固体废物回归自然的政策研究等关键技术问题展开深入讨论。本期大讲堂吸引了线上2.5万人次科技工作者与业内人士参与。
美丽中国青年大讲堂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发起举办的“美丽中国大讲堂”系列活动之一。“美丽中国大讲堂”系列活动是学会服务会员和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的公益性交流平台,包括会士大讲堂、前沿大讲堂、科普大讲堂、青年大讲堂等专题活动,旨在汇聚专家、企业及公众等多方力量,通过专题报告、案例分享和互动研讨等形式,传播生态环境领域的科学知识、技术前沿、政策解读与创新实践,凝聚社会共识,助力美丽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