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到来!
今天是2018年10月19日15:32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学会要闻
“科创中国”生态环境产业创新论坛 召开,揭牌首批“数字碳中和人才基地”
发布时间: 2023-11-29 09:07:0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为搭建“科创中国”生态环境和绿色低碳领域科技产业交流合作平台,助力优化区域创新创业生态,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等单位承办的“科创中国”生态环境产业创新论坛于1124-25日在江苏省宜兴市召开。

本次大会主题是“创新跨界融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会期2天,共安排了23个大会报告,长三角生态环境分论坛、数字赋能生态环境产业分论坛、环保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沙龙、绿色低碳技术分论坛等4个专题分论坛。

开幕式由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刘一帆主持。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夏祖义、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二级巡视员李政、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郭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夏祖义在致辞中指出,绿色转型正在重构以要素低成本优势为特征的传统生产函数,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形成许多新的增长点。同时,巨大的传统产业绿色升级改造需求和绿色消费需求正在催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绿色市场。这证明绿色环保产业正在孕育新技术、催生新业态、创造新供给、形成新需求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绿色发展动能。

他强调,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以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与科技创新、加快实现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推动了包含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建设、中国环境技术大会长三角绿色技术交流对接会等一批创新项目成果转化落地,形成了以“科创中国”平台资源为依托,聚焦生态环境科技产业发展和成果转化,促进产学融合的生态环境科技服务体系,有力推动了环保产业的科技创新与转型升级。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二级巡视员李政在致辞中指出,江苏省目前积极打造“科创江苏”品牌活动,积极推进院士协同创新中心和省级学会联合体,已成为江苏省有活跃的创新机制。2019年宜兴成立了江苏环保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与多位院士团队共同承接多个重大项目,取得的优异成果有力推动了江苏环保产业的科技创新与转型升级。江苏省科协将继续推进与各方的合作,加强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为科技工作者和产业界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发展机会。

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郭平在致辞中指出,作为中国环保产业发祥地的宜兴以环科园为主阵地,以科技创新为主抓手,推动节能环保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宜兴环科园作为国务院第一批批准成立、全国唯一以环保为主题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积极响应宜兴市委“打造中心城、奋进新征程”号召。牢固树立“围绕产业转、盯着项目干”的鲜明导向,做优做强以节能环保、新能源为主导的绿色低碳产业,融合发展信创与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全力优化产业体系、加强生态发展、锻强创新动能、推进文化建设,致力于打造更显环保特色、更具创新活力的国际化现代园区。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环保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副理事长任洪强做了题为《重构水处理科技产业新业态的思考》的报告,他结合 “双碳+健康+智慧+标准”新业态,提出了现在水处理产业正在面向工艺低碳化、装备原创化、管控智慧化、工程微精化、产业标准化的趋势,通过分析世界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的新需求及我国双碳战略背景下水处理科技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提出水处理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并展望了未来双碳战略下,将全面提速水处理科技与产业创新与变革。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国家能源集团首席科学家朱法华在题为《创新引领电力高质量发展》中,总结了中国电力发展的4个阶段及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演变的3个时代。面对限制煤电发展的三座大山——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气候变化,朱院士用详实的数据和图表梳理了电力清洁和低碳发展过程中烟尘、SO2NOX的治理技术、产品、标准和应用等情况。他对电力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要求仍面临加严的压力;碳中和时中国人均用电量约1万千瓦时,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将超过90%,在长期储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以前,煤电需要为新能源发展“开路”。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环境工程领域首席专家、教授级高工梁思懿在题为《钢铁工业水处理绿色低碳创新实践与展望》中分析了钢铁工业水系统的技术、工艺流程和多维度生态环保管控,对钢铁工业水系统进行了展望。 

江苏泰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海龙做了题为《低碳型模块化装配式水厂设计、生产与应用关键技术分享》的报告,提出装配式水厂的概念,即 “数字化概念贯通设计、生产、安装”的设计思维。

论坛还为数字碳中和人才基地和“科创中国”(无锡)科技服务工作站揭牌,开展专家企业走访咨询等科技产业交流活动。

数字碳中和人才基地旨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推动碳达峰碳中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数字技术与碳中和复合型专业人才,以支撑我国数字化与绿色低碳发展。基地将加强与高校院所、企业、数字碳中和服务机构以及新型研发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开展行业(领域)数字碳中和人才培养、数字碳中和工程师培训、职业标准规范研究、学术技术交流、专业人才评价举荐、青年人才托举、人才供需对接合作以及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工作。

基地的认定、管理和考核由数字碳中和联合实验室负责。联合实验室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牵头成立,汇聚了工业制造、能源电力、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42家国家行业协会、高校、科研机构、领军企业等组成。贺克斌院士、王金南院士、王坚院士、廖建新教授等40多位知名专家担任联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联合实验室探索数字化绿色化在碳达峰碳中和跨行业跨领域方面的协同创新机制,为政府、行业、社会提供数字化绿色化技术支撑服务。联合实验室将组织开展基地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加强对数字碳中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和服务,不断提高数字碳中和人才培养成效和基地建设水平。

基地在联合实验室指导和支持下,根据《数字碳中和工程师培训大纲》要求,围绕行业(领域)数字碳中和人才发展需求,开展数字碳中和职业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数字碳中和人才培养计划,开发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训教材、课程和项目,组织开展数字碳中和工程师培训工作。培训对象涵盖了纳入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各行业企业单位相关专业人员,国家低碳试点省市、园区、社区等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人员,节能、低碳、环保咨询服务公司的专业人员,数字信息与通讯行业从事低碳业务工作的专业人员,以及从事数字碳中和技术研发、工程应用的专业人员等。

培训使用统一教材课件和培训平台,内容丰富全面,从碳排放基础知识,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和标准体系解读,到数字技术赋能重点行业碳减排,碳中和、智能城市发展与脱碳化进程等各个方面都有深入的讲解。为确保培训效果,邀请了业内一线专家担任讲师,他们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结合实际案例,学员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单位将为培训提供全方位的师资、课程及考核支持。学员经考核合格,将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颁发《数字碳中和工程师培训证书》。

论坛公布了首批“智为青绿”数字碳中和技术解决方案与典型案例入选项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战略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张义博士介绍了活动具体情况。该征集活动由数字碳中和联合实验室发起,围绕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绿色化主题,设立源头、过程、末端、管理“智为四端发力”专题,从能源供给端智为减碳、过程需求端智为“降碳”、末端处理端智为“固碳”,数字管理端智为“管碳”,提升全链条数智化赋能绿色化能力,面向全行业遴选一批数字碳中和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典型案例。经过专家评审后,联想集团申报的《ESG 数字化平台助力供应链科学减碳实现净零目标》、北京泰尔英福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基于标识解析和区块链技术的园区双碳管理平台》等11个案例入选第一批案例。第二批案例征集活动将于2024年上半年开启。

来自生态环保、数字信息化、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约230人参加了会议。本次活动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依托“科创中国”平台组织的特色活动,也是国家学会与江苏省科协省会合作的重要品牌活动,旨在与江苏共同打造创新合作平台、产业聚集平台,推动生态环保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环保科普365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